冰城夏意浓,医学智慧涌。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和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第八届血液肿瘤学术大会”于2024年7月26~28日在哈尔滨盛大召开。这一盛会不仅汇聚了国内外众多顶尖专家和学者,也展示了血液肿瘤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特别邀请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贡铁军教授,分享他在本次大会中的特别感受和体会、专家指导意见的核心内容以及东北血液肿瘤规范诊疗专场的亮点内容。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CSCO第八届血液肿瘤学术大会在家门口哈尔滨盛大召开,同时您也参与主持了多个专场,首先请您谈谈参加本次会议有哪些特别的感受和体会?
贡铁军教授:首先,我要感谢所有关注和支持CSCO第八届血液肿瘤学术大会的同仁。我们每年都会如期举办这样的盛会,今年也不例外。在这次大会上,我们特别设置了多个专场,涵盖了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血液肿瘤领域,同时还有创新药、免疫治疗以及护理等专场。这些专场不仅展示了血液肿瘤治疗的最新进展,也体现了我们在这个领域中不断探索和突破的精神。
血液肿瘤治疗是肿瘤领域中发展较为迅速、较为前沿的领域之一,因此我们的每一项进展都受到了肿瘤领域的广泛关注和期待。在本次大会的各个专场中,我们不仅呈现了国际上的最新治疗进展,还分享了国内各中心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的成果。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交流和分享,加强学术研究和临床试验的紧密联系,推动血液肿瘤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期待每一位参会者都能从这次会议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学术交流,激发更多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探索,为血液肿瘤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在本次会议上,您见证了专家指导意见的发布,并与众多专家对此进行了讨论点评,可否请您简要介绍下专家指导意见的核心内容以及重要意义吗?
贡铁军教授:在本次会议上,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以及权威指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多发性骨髓瘤专家委员会牵头制定了《卡非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4年版)》。该指导原则不仅得到了国内骨髓瘤领域专家的广泛认可,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首先,指导原则介绍了卡非佐米的耐药机制。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PI)卡非佐米(carfilzomib,CFZ)的作用靶点与第一代药物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不同,卡非佐米能够不可逆的选择性结合β5亚基,从而抑制蛋白酶体的活性。因此对于硼替佐米耐药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新一代PI卡非佐米不仅能够克服耐药性,而且其与不同药物联合如免疫调节剂(IMiDs)、CD38单抗以及核输出蛋白抑制剂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可以克服硼替佐米或伊沙佐米(ixazomib,IXZ)的耐药,从而延长MM患者的生存期。
其次,专家组对卡非佐米针对不同MM患者的具体用药方案、剂量和疗程进行了推荐。无论是在新诊断MM(NDMM)、复发/难治性MM(R/RMM)患者的治疗中,还是在髓外MM和浆细胞白血病(PCL)等领域的治疗中,我们对以卡非佐米为基石的联合用药方案都进行了呈现。值得关注的是,指导原则还说明了卡非佐米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心血管事件和肾功能或肝功能损伤。
此外,如何在用药前进行前期评估以及如何进行全程管理,也在卡非佐米的用药指导原则中得到了详细的说明。
通过该指导原则,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在MM的治疗中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卡非佐米,从而提高临床应用的便捷性。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在本次会议上,您还主持了“ADC药物在ALL治疗中的挑战与机会”的话题讨论,请您分享一下目前ADC药物在ALL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
贡铁军教授:近年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取得进展,主要得益于免疫治疗的突破。特别是治疗ALL的“三驾马车”——双特异性T细胞结合剂(BiTE)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药物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显著提升了ALL患者的缓解率和生存率。
在本次大会上,我们专门针对ALL的ADC治疗制定了药物指导原则,即《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年版)》,并对此展开了广泛地讨论。指导原则内容包括ADC药物的规范使用,确保其在临床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还分享了各个中心关于ADC药物联合化疗方案或移植治疗的经验。
此外,讨论中还特别强调了对ADC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事件的管理和在治疗前进行预防性措施,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考虑到ADC药物相对较高的成本和有限的可及性,我们还讨论了如何将ADC药物应用到临床、如何尽可能地降低药物剂量来获得较好的疗效。这一讨论旨在平衡治疗效果和经济负担,使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最后,众多协作组和各个中心期望通过密切合作和联合方案的制定,尽数呈现研究成果,从而推动ADC药物在ALL治疗中的应用。这些努力将有助于积累更多的临床数据,优化治疗方案,最终惠及更多患者。通过这些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我们希望为ALL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希望,推动这一领域的持续进步。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东北血液肿瘤规范诊疗专场无疑是本次会议的一大特色,请您概括介绍下该专场的亮点内容,以及这些将如何提升东北地区血液肿瘤的规范化诊疗水平?
贡铁军教授:在马军所长的带领下,东北血液肿瘤规范诊疗专场的设立旨在提高血液肿瘤疾病治疗的专业水平,进而带动东北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该专场汇聚了众多业内顶尖专家,为基层医院提供了专业的规范化诊疗培训。尽管会议中讨论了众多前沿进展,但基层医院更需要的是能够转化为临床应用的规范治疗知识。通过这样的培训,患者能够在前线治疗中获得更有效地控制和更规范地治疗,从而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对后线治疗的需求。
一旦患者进入后线治疗阶段,不仅并发症风险会显著增加,而且整体治疗费用也会随之上升。因此,我们设立东北血液肿瘤规范诊疗专场的初衷是为基层医院提供较为规范的治疗,使患者能够在前线治疗中延长缓解时间,从而达到使更少的患者更晚地进入到后线治疗阶段的目的。这样的策略不仅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广泛的获益,也体现了我们对基层医院持续服务的态度和承诺。我们期望专场能够继续发挥作用,为东北地区的患者带来更广泛的获益。
专家简介
贡铁军 教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副所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会第九、十届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病转化专委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白血病淋巴瘤联盟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秘书、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学机构分会常委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通讯编委、《白血病淋巴瘤》编委
黑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淋巴瘤骨髓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龙江省抗白血病淋巴瘤联盟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