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2024年9月6日至8日,第五届天津国际淋巴瘤学术会议隆重召开。此次会议设立了免疫治疗、基础转化、新药研发等十二大专题会场,汇聚五洲英才,构筑了一个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高端学术平台。会议期间,《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王建祥教授,以其专业的学术视角,深刻解读我国CAR-T细胞疗法的实践现状与应用趋势。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在血液肿瘤的CAR-T治疗实践中,中国面临着哪些独特的挑战?您的团队有哪些创新的治疗策略或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些挑战?
王建祥教授:近年来,中国血液肿瘤领域的CAR-T细胞治疗研究取得了切实的进展。国内众多研究人员已经设计并开展了多项针对不同靶点的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试验。这些研究不仅证实了CAR-T细胞疗法的显著疗效,也展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创新实力。
面对众多CAR-T产品,如何将其更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以及如何规范其临床使用,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研究重点。此外,CAR-T细胞疗法不应仅局限于少数医院或科室,而应通过产业化和规范化的技术应用,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使更多的国内乃至国际患者能够接受这种前沿的治疗手段。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在CAR-T细胞疗法的研发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针对B细胞、T细胞以及浆细胞淋巴瘤等多种疾病,成功开发了相应的CAR-T细胞疗法,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均表现出具有前景的治疗效果。
特别是针对CD19靶点的CAR-T细胞疗法,已经通过新药临床试验并获得上市批准。同时,针对CD19/CD22双靶点的CAR-T细胞疗法也正在进行注册临床试验。此外,其他多种CAR-T细胞疗法已经开展了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期待通过持续创新与探索,能够使更多的CAR-T细胞疗法通过临床验证,最终服务于临床实践,惠及我国患者。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近期,我国在CAR-T细胞疗法领域取得了哪些令人振奋的科研成就与药物研发进展?能否请您介绍几个标志性的案例,特别是那些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良好前景的创新药物或研究项目?
王建祥教授:目前我国靶向CD19的CAR-T疗法在治疗淋巴瘤及淋巴细胞白血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BCMA CAR-T则为骨髓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此外,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系列新型CAR-T产品正逐步应用于临床,如CD7 CAR-T在T细胞白血病及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疗效,进一步拓宽了CAR-T疗法的应用范围。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靶向GPRC5D的CAR-T疗法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方面亦表现出卓越疗效,为这一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将CAR-T疗法与移植技术相结合的创新策略,能够有效提升高危患者的治疗效果,标志着个体化治疗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与升级。
在CAR-T疗法的研发管线上,众多新型CAR-T产品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这些研究不仅聚焦于耐药机制的突破,还致力于疗效的进一步增强,展示了令人鼓舞的临床数据。此外,科研人员还积极探索除T细胞以外的免疫细胞作为CAR载体的可能性,其中CAR-NK细胞的研究尤为活跃。通过优化细胞制备工艺,加速生产流程,甚至开发通用型CAR-T/CAR-NK产品,有望使这些细胞疗法更加便捷地应用于临床,提升医患双方的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中国在CAR-T疗法领域不仅实现了靶点创新、机制创新,还在细胞制备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一系列努力不仅丰富了我国血液肿瘤领域的治疗手段,也为更多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与福音。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您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CAR-T治疗领域的贡献和潜力?您认为中国在CAR-T治疗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和治疗策略应该聚焦在哪些方面?
王建祥教授:在CAR-T领域,中国无疑走在了创新的前沿,从实验室的深入探索到临床实践的广泛应用,不断涌现出新的靶点和先进技术。然而,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核心挑战是,尽管国内CAR-T产品丰富多样,但实际惠及的患者数量仍显不足。这一现状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如何能将这些前沿技术更广泛地惠及更多患者,通过何种途径更有效地服务于患者群体?
为了克服这一挑战,我们需将研究的重心部分转移至已有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上,不仅要求我们在科学研究中不断追求卓越,更要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高效、可行的途径,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实际的治疗手段,让这些成果真正发挥作用。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优化制备流程、降低成本来提高CAR-T疗法的可及性;建立健全的治疗体系,包括制定统一标准、培训专业团队,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而专业的照护;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提升公众对CAR-T疗法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此外,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包括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制定优惠政策以及推动纳入医保目录等措施,都将为CAR-T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CAR-T这一前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为此,我们需要在科研、医疗、政策等多个方面协同努力,推动我国CAR-T疗法的发展和应用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专家简介
王建祥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临床首席专家;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首批长聘教授;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等职务;
天津授衔专家、海河医学学者、首届天津名医、获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中国好医生”月度人物;
从事血液病临床与基础工作多年,对各种血液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主要从事白血病及血液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