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椿教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现状与前沿进展

血液时讯 发表时间:2024/11/7 17:18:14

编者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疗效明确和安全性好,且比较容易掌握,已经在血液科广泛应用。为了提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水平,规范移植操作流程,“第四届上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研讨会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培训班”于2024年9月7~8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学者围绕移植领域的技术难题和前沿进展进行了充分交流与探讨。《肿瘤瞭望-血液时讯》有幸在会议现场邀请到大会执行主席、高博医学(血液病)上海研究中心王椿教授,介绍本次会议亮点,分享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现状和移植后感染的管理,并展望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未来的发展方向。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第四届上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研讨会如约而至,作为大会执行主席,请您为我们介绍下本次会议的整体安排,有哪些亮点内容?


王椿教授:上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研讨会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主办,高博医学(血液病)上海研究中心承办的国家血液临床研究中心的培训项目。因此,会议的首要内容是基础培训,面向三、四级城市三甲医院准备做或正在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医生,目标是提高他们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认识,帮助他们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培训内容主要是如何做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特别是针对不同疾病如何做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例如上午的两个分会场,就分别针对多发性骨髓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第二个内容是关于前沿进展的报告。会议邀请到国内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顶尖专家,介绍他们在过去一年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与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为代表的细胞治疗如何组合,从而达到1+1>2的效果。对于血液领域的医生而言,不仅要了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还要了解目前血液疾病领域的最新治疗进展,包括与靶向治疗、细胞治疗的联合等,以便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从而提高治疗水平,这也是举办本次会议的目的。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在本次会议上,您做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概述》的精彩报告,可否请您介绍下目前我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情况及面临的挑战。


王椿教授:目前我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进入到了普及的阶段,因此面临着较多需求。一方面,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医院的等级都在提高,很多二级医院升级为三级医院,而三级医院的血液科则要求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另一方面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通常是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开始。此外,在我们到基层单位走访、会诊时,也经常会被问到如何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然而,目前的血液学术大会都主要聚焦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很少有专门针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培训。为此,我们提出要开办全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培训班。


我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数量与经济水平不匹配,与欧美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平台,一是争取在短时间内提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数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二是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做得更好,使更多患者能够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获益;三是通过基层帮扶、传授成功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使他们看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发展前景和希望。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请您谈谈目前在移植后感染的预防与诊治方面有哪些最新进展?


王椿教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是血液科患者面临的一种最严重、最复杂的感染。因此,要做好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要掌握移植技术,还要学会处理并发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感染的处理,因为接受移植的患者在白细胞“零”期,几乎是没有免疫抵抗力的。如果还加用了免疫抑制剂,消灭了淋巴细胞,则会导致双重免疫功能低下,使平时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变成致病菌,引发非常严重的感染,甚至使患者出现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死亡。因此,对于做移植的医生而言,一定要加强对感染的了解,提升抗感染能力。


我们去基层医院会诊时,患者往往都是非常复杂的感染,同时发生细菌、真菌和病毒三重感染,处理不当就会导致移植失败,甚至死亡。目前我国有《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病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等针对移植后感染并发症处理的指南/共识,可以给予原则性指导。但具体到每位患者时,还需要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才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您认为未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研究或临床应用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方向,以进一步提升我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水平?


王椿教授: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从理论上讲是克服了超大剂量化疗对骨髓毒性的限制,但化疗的剂量已经不能再增加了,因此它的贡献是有限的。为此,我们思索除化疗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合到一起,达到彻底消除血液肿瘤细胞的作用,从而使患者实现治愈。目前包括与许多新型靶向药物的组合以及通过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去消灭肿瘤细胞,相当于中医扶正的概念,不仅杀灭肿瘤细胞,还要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做到双管齐下。针对治疗难度比较大,包括单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或CAR-T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CAR-T治疗,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可以达到1+1>2的效果,使至少一半的难治患者能够实现治愈。

 

图片

专家简介

王椿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高博医学(血液病)上海研究中心学科带头人,医疗院长

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博士生导师。主攻方向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血液科感染的防治。

担任上海医学会第九届血液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第一届血液专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细菌与耐药防治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第八届血液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长,感染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专科分会委员。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崔沙沙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相关搜索:  干细胞移植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相关推荐
  • 学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