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教授:关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未满足需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丨第七届北京血栓与止血会议暨第五届北京血液肿瘤与免疫高峰论坛

血液时讯 发表时间:2024/11/14 15:51:52

编者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典型的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侵袭性高、异质性强的恶性淋巴瘤。在标准一线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将面临复发/难治的问题及相对较差的预后。近日,“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第七届北京血栓与止血会议暨第五届北京血液肿瘤与免疫高峰论坛”于2024年3月1日~3日在北京成功举行。会后,《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分享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未满足需求及其治疗策略。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DLBCL是血液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对于复发难治的DLBCL患者而言,目前存在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

 

朱军教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淋巴瘤当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40%~45%。近20多年以来,DLBCL基本以化学免疫治疗方案R-CHOP为基础,临床治愈率可达60%~70%。但仍有20%~30%的患者会出现原发耐药,或治疗后出现复发进展的情况。

 

对于这部分患者,如果能够在诊断时发现相关指标或高危因素,就可以及时对患者采取分层治疗,从而改善预后。而对于治疗后复发进展的患者,应根据前期治疗情况,进行二线或三线治疗,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在既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药或新方案。针对高危患者,可以使用多种新药,包括抗体类药物、ADC药物,以及抗体药物结合小分子药物等,这些小分子药物可对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免疫微环境进行调控,从而提高疗效。近年来,细胞治疗发展迅速,如CAR-T细胞治疗等也可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策略。
 

以上这些治疗策略为复发难治或原发耐药DLBCL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机会。对于DLBCL患者而言,首先需要精确诊断、精准分期,随后进行规范、标准的治疗,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分层,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最大的可能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对于R-CHOP方案未能满足需求的患者,靶向治疗策略是否有效?

 

朱军教授:对于R-CHOP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我们依然会坚持免疫、靶向等精准治疗策略的基本方向,并结合其他大分子抗体药物、小分子药物、细胞治疗及经典传统治疗等方案,为患者寻找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走通治愈之路。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我们应如何选择治疗方案,从而进行个性化治疗,使患者达到最佳获益?

 

朱军教授:首先要遵循规范诊断和规范治疗的基本路径,并结合自身经验以及实际条件,大胆进行创新尝试,总体方向依然为联合治疗及综合治疗策略。对于这部分患者,在准确诊断、准确分析以及创新治疗下,一定会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

 

专家简介

朱军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内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

兼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监事会副监事长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北京癌症康复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委员血液肿瘤组组长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崔沙沙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相关搜索:  淋巴瘤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相关推荐
  • 学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