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血液病领域,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常用的、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技术的成熟,造血干细胞移植除了用于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疾病以外,也为地中海贫血的治愈提供了新思路。2024年4月14日至17日,第50届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EBMT)年会在英国格拉斯哥隆重举行。会议聚焦干细胞移植和细胞疗法的最新进展,推动着血液病患者向着更好的临床预后迈进。在本届大会上,高博医学(血液病)广东研究中心、南方春富(儿童)血液病研究院李春富教授就改良的TCRαβ-T细胞清除造血干细胞移植术(TDH)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做了精彩的口头报告。《血液时讯》特邀请李教授走进现场会客室,和广大读者分享他们关于移植治疗地中海贫血的故事。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您在本届大会上口头汇报的研究背景及其主要结果。
李春富教授:我们团队多年致力于攻克地中海贫血移植的难题,积累了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2012年,我们在Blood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地中海贫血的研究结果,尽管当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是它只能解决一部分患者的问题,还有几乎一半的患者找不到合适的供者。为了实现人人都有供者,单倍体移植是必由之路。
目前,关于单倍体移植有很多方案,包括我国的“北京方案”、美国的PTCy方案、欧洲的体外去除T淋巴细胞方案。一开始,我们采用过PTCy方案,但在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对方案进行改进。我们在D6加入脐带血输注,构成了互补性移植方案,也就是双保险方案,当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也在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做了口头交流。然而,我们仍然达不到满意的结果,将近50%的患者以脐带血植入,而脐带血不是全相合的,大部分在7/10-8/10,甚至可能有6/10。正是因为这种不全相合的移植物植入,导致GVHD,尤其是慢性GVHD比较普遍。地中海贫血本身是一种良性疾病,患者靠输血、祛铁治疗可以长期生存且拥有不错的存活质量,但如果因为移植出现了较严重的慢性GVHD,就得不偿失。因此,寻找一个更安全、更有效的移植方式势在必行。
于是,我们开始尝试欧洲的体外去除T淋巴细胞方案,也就是TCRαβ-T细胞清除造血干细胞移植(TDH)。体外去T淋巴细胞的一个好处不会产生GVHD,但是T淋巴细胞具有双重作用,它既可以促进植入,同时又可诱导GVHD的发生。因此,移植体外去T的方案失败率较高。一开始,我们的失败率达到将近30%,当时对我们团队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也令我们很怀疑这个方案的可行性。然而,经过我们不断地尝试,发现在D1,加用环磷酰胺(CTX),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移植的效果很好,患者的治愈率在94%以上,但还不够理想,我们希望至少达到98~99%。之后,我们仍在继续尝试改进。目前我们已经把TBI去掉,效果也基本稳定,后续可能会尝试把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或者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再加入方案之中。
总而言之,我们最终的目的是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地中海贫血这个良性病,患者必须有一个好的无病生存,不仅原发病得到治愈,而且没有移植合并症。这才是我们想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在现场提问环节中,您觉得有哪些亮点或启示?
李春富教授:在提问环节,国外的专家主要感兴趣的是ATG如何使用,以及为何第二次移植时ATG又移除了。其实,我们第二次移植实际上采用的方法是PTCy。这种PTCy后置的方法,植入的效果比较良好,但主要有二次肿瘤的问题。另外,分会场主席提了有关COVID-19的问题。在这项研究过程中,COVID-19引起了其他病毒感染,最终导致了一例患者死亡。其实,如果患者当时没有感染COVID-19,临床结局会好的。我们发现,COVID-19可以导致患者CD4+细胞的下降。它仅仅是一个诱因,不是患者直接死亡的原因。因此,未来我们有信心将疾病的治愈率提升至98%。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请您分享一下未来您及团队的研究方向?
李春富教授:未来我们的研究方向就是进一步降低毒性,尤其是患者的生育能力方面的问题。目前,随着地中海贫血的治愈率越来越高,大量的儿童患者存活下来,并且很快将进入青春期,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目前我们已经完成1000多例。这1000多例患儿将来需要进入社会,所以我们的目标是:首先要降低死亡率,以及移植相关的合并症;其次,要尽可能地保护这些患者的生殖能力,让他们拥有一个真正健康的人生。
专家简介
李春富
高博医学(血液病)广东研究中心南方春富(儿童)血液病研究院
高博医学(血液病)研究中心儿童血液病与肿瘤学科带头人、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科带头人
高博医学(血液病)广东研究中心南方春富(儿童)血液病研究院院长
曾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主任、教授、硕士和博士导师
美国血液病协会会员
中华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委员
中国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专科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