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磊教授:眼淋巴瘤的内科治疗及研究进展丨眼淋巴瘤协作组首届学术论坛

血液时讯 发表时间:2025/2/19 17:28:36

2024年3月30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北京陈菊梅公益基金会主办,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细胞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眼淋巴瘤协作组首届学术论坛顺利在京召开。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围绕眼淋巴瘤诊治方面的最新进展及热点问题展开了积极交流与热烈讨论。《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特邀江苏省人民医院范磊教授接受采访,分享眼淋巴瘤内科治疗领域中在改善预后、新型生物标志物和预防复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图片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在眼淋巴瘤的内科治疗领域,目前存在哪些尚未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您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有哪些重要影响?

 

范磊教授:眼淋巴瘤是按照器官分布来定义的一组淋巴瘤,泛指发生于眼及眼附属器周围的淋巴瘤。一般来说,我们按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将眼淋巴瘤分为两类:侵袭性淋巴瘤和惰性淋巴瘤。惰性淋巴瘤属于低度恶性淋巴瘤,往往侵犯的是眼附器,即眼附属的器官,而不侵犯到眼睛本身。惰性淋巴瘤最常见的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即MALT(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淋巴瘤。侵袭性淋巴瘤多数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少部分也有T细胞淋巴瘤和Burkitt淋巴瘤。这类侵袭性淋巴瘤往往侵犯眼球或视神经,患者通常预后较差,再加上病变部位比较特殊,既往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两种淋巴瘤的临床未满足的需求不同。眼附属器的黏膜相关边缘区淋巴瘤的总体预后良好。目前临床医生比较关注的是尽可能用较少的治疗方式来处理疾病,比如尽可能仅手术或手术联合放疗或靶向治疗,这样的治疗方案在使疾病得到控制的同时还降低了副作用,此类患者应尽量避免化疗。我们中心(江苏省人民医院)就局限期MALT淋巴瘤,包括眼MALT淋巴瘤,进行了一些探索——使用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联合局部的小剂量放疗,以达到长期疾病控制的目的,总体疗效较好。侵袭性淋巴瘤在临床上的总体预后较差,既往仅使用标准R-CHOP(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方案,患者的预后并不是非常乐观,因此还需要探索新型的治疗方案来改善这类患者的临床预后。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在眼淋巴瘤的内科治疗研究中,有哪些新发现的生物标志物,这些生物标志物有哪些潜在的应用价值?

 

范磊教授:生物标志物多集中在眼部的侵袭性淋巴瘤这一领域,也就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比如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的大B细胞淋巴瘤(PVRLBCL)。这类疾病由于病变部位在眼部,而通常眼部手术能够取到的组织相对来说较少,故易造成诊断上的不充分或漏诊误诊。

 

近年来针对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的大B细胞淋巴瘤,我们在传统病理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生物标志物,比如IL6/IL10比值、 MYD88突变和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等。这些新型生物标志物与传统病理细胞学相结合,大大提升了这类患者诊断的成功率,减少漏诊和误诊,从而达到精确诊断的目的。这些分子标志物除了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价值,在临床后续的指导治疗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作用,比如如果患者存在MYD88突变,通常会是MCD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类患者除了使用免疫化疗药物以外,还可以加用BTK抑制剂,进一步增加疗效,改善生存期。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眼淋巴瘤的复发问题一直是治疗中的难点。您认为未来在预防眼淋巴瘤复发方面,有哪些研究方向值得关注和投入?
 

范磊教授:对于眼淋巴瘤复发的问题,我们同样分成两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眼附属器的粘膜相关的边缘区淋巴瘤,即MALT淋巴瘤。该疾病采用仅手术的治疗方案,术后可能有残留,易出现疾病进展。目前的治疗策略是多种治疗方式联合,比如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联合手术或放疗。联合治疗的优势在于在不显著增加患者治疗相关毒副作用前提下,达到更好的疾病控制,从而让疾病的复发率明显下降。

 

第二个部分是眼部侵袭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以往通常采用R-CHOP方案。随着临床医生对这类疾病的认识逐渐加深,逐渐认识到该疾病的肿瘤生物学特征更加倾向于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大B细胞淋巴瘤,进而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的治疗方案。我们还会根据患者的肿瘤生物学特征,比如具有MYD88突变,在此基础上与新型BTK抑制剂联合治疗,使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复发的可能性明显降低,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

 

图片

专家简介

范磊 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青年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第十一届青年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副主委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和康奈尔大学附属纽约长老会医院博士后

研究方向为淋巴肿瘤的精确诊疗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银嘉乐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相关搜索:  淋巴瘤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相关推荐
  • 学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