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沐拂初夏的微风,一年一度的“金陵淋巴肿瘤论坛”在美丽的六朝古都南京盛大召开。会议主要采取线下交流的方式,汇集国内外淋巴肿瘤领域的著名专家授课,并通过病例讨论等其他多种形式,就国际淋巴肿瘤基础及临床领域最新成果和进展进行交流。《肿瘤瞭望-血液时讯》在现场特别邀请到本次大会主席之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围绕“淋巴瘤临床试验研究进展”主题,分享抗体偶联药物(ADC)、双特异性抗体和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等新型药物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阐述临床试验在淋巴瘤诊疗中的重要意义。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近年来,淋巴瘤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临床试验在推动这些进步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下目前淋巴瘤临床试验的总体进展和趋势。
朱军教授:近20年来,中国淋巴瘤的临床试验取得了快速发展。近10年来,基于临床试验很多新药陆续获批上市,我国本土自主研发的新药与国外新药一起使抗淋巴瘤新药领域呈现“又多、又快、又好”的态势。我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作为淋巴瘤专科,参与了大多数在中国进行的淋巴瘤相关临床试验。在近10~20年内,与全国同行一起推动了10~20个抗淋巴瘤新药在我国的上市,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基本态势。因此,在遵循规范化诊疗的大原则下,基于临床试验的新药越来越多,为我国淋巴瘤患者带来新选择、新希望。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在免疫治疗方面,抗体偶联药物(ADC)和双抗是两种备受关注的新型治疗手段。请您谈谈目前ADC药物和双抗的最新研究成果。
朱军教授:在淋巴瘤领域,越来越多的ADC药物和双抗进入临床试验,而且陆续也有获批上市的。比如在几个月前,一个CD79b ADC药物Pola(维泊妥珠单抗)获批上市;另一个CD19 ADC药物也预计会在今年年中或下半年获批上市,目前已经完成了在中国注册临床试验的所有工作,整理数据正在等待国家药监局的批准,几乎也完成了现场的核查。更为可喜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国自主研发的不少ADC药物在淋巴瘤中也正在进行各种临床试验,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ADC药物在我国淋巴瘤领域会有越来越多的尝试或陆续的呈现。
与ADC药物一样,双抗也呈现出同样的态势。格菲妥单抗是一个在我国已获批上市的双抗药物,另一个双抗药物epocoritamab也可能要获批上市。此外,我国也有自主研发的二抗、三抗甚至四抗,我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正在牵头做中国的临床试验。因此,无论是ADC药物还是双抗,在淋巴瘤中的应用机会都会越来越多。我们也很有信心,通过努力完成临床试验,做好临床试验的相关工作,更好、更快地推动这些药物在中国的获批上市,不仅服务于中国淋巴瘤患者,而且出海服务于全球淋巴瘤患者。因此,ADC药物和双抗是在淋巴瘤抗体类治疗药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领域。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在靶向治疗方面,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有哪些最新进展,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如何?
朱军教授:BTK抑制剂是另一类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在淋巴瘤的治疗中,小分子BTK抑制剂发挥着调节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等的作用。在目前获批上市的BTK抑制剂中,既有国外进口的,也有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外最早进口的是伊布替尼,随后我国也陆续批准了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如泽布替尼、奥布替尼,还有一些其他药物也在陆续完成临床试验等待批准。此外,新一代BTK抑制剂阿可替尼也在我国获批上市。因此,目前我国在BTK抑制剂领域的药物比国外还要丰富,包括“三布一阿”+其他新药。总体而言,BTK抑制剂在淋巴瘤治疗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以泽布替尼为例,它是我国最早获批的一个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而且表现出了非常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它是率先出海的一个抗淋巴瘤药物。根据最新消息,该药物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应用,不仅营收可观,而且增速也很快。因此,这些药物的应用给中国及全球淋巴瘤患者都带了更多选择。此外,其他BTK抑制剂,如奥布替尼在新适应证的拓展方面也做出了很多成绩。总之,小分子药物的应用,再结合上面提到的抗体类大分子药物的联合使用,将会给淋巴瘤患者带来更多的新选择。
《肿瘤瞭望-血液时讯》:您认为这些临床试验的成功对于淋巴瘤患者的未来治疗有哪些启示或期望?
朱军教授:目前淋巴瘤的诊疗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引领“靶向、免疫精准治疗”的浪潮。淋巴瘤的新药呈现全面爆发的状态,无论是大分子药物(包括ADC药物和抗体类药物,如双抗、多抗),还是小分子药物(如BTK抑制剂、PI3K抑制剂等),以及细胞治疗(如CAR-T细胞)。随着这些药物的广泛深入使用,以及联合应用,有可能在淋巴瘤领域率先实现无化疗突破,改善过去长久以来的以化疗、放疗为主的态势。当然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但这些药物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尝试。因此,我特别想对患者朋友说,淋巴瘤不可怕,淋巴瘤可防可治可治愈,淋巴瘤的新药越来越多。同时,也希望患者朋友能够及时地、勇敢地加入新药的临床试验中,一起来推进淋巴瘤新药的临床试验,让更多的新药早一点、快一点、更好一点为患者服务。
专家简介
朱军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内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
兼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监事会副监事长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北京癌症康复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委员血液肿瘤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