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MT中国之声丨吴彤教授: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应用的创新探索

血液时讯 发表时间:2025/2/19 16:50:31

编者按:2024年4月14日至17日,第50届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EBMT)年会在英国格拉斯哥隆重举行。会议聚焦干细胞移植和细胞疗法的最新进展,推动着血液病及血液肿瘤患者向着更好的临床预后迈进。本次大会高博医生团队共有6项研究成果亮相,从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创新探索与实践、到CAR-T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联合应用,全方位分享先进的理念、成果探索,再次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与全球共享创新成果!现将吴彤教授团队2篇壁报进行了编译整理,以飨读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应用奥拉帕利维持治疗TP53突变恶性血液病

汇报人:李智慧

作者:李智慧、徐腾、郭奕霈、王先选、温晓培、王磊、王晶晶、宋艳智、赵永强、吴彤(通讯)

 

研究背景

 

突变的TP53蛋白与DNA修复蛋白相互作用,影响DNA双链断裂(DSB)的修复,并降低细胞修复DNA双链断裂的能力。在细胞中,DNA单链断裂(SSB)的修复也需要PARP的参与。使用PARP抑制剂阻断肿瘤细胞的DNA单链修复(SSR),会对TP53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产生联合致死作用。PARP抑制剂可能是治疗TP53突变的恶性血液病的潜在药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TP53基因突变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应用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8年9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allo-HSCT治疗的71例TP53突变恶性血液病患者。诊断结果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17例,23.94%)、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36例,50.70%)、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8例,11.27%)和非霍奇金淋巴瘤(10例,14.08%)。

29例复发患者(40.85%)接受了二线治疗。21例患者(29.58%)接受了二次移植。中位年龄为20.35(1.6-64.7)岁。移植前33例(46.48%)有髓外疾病,27例(38.03%)染色体异常。移植前45例完全缓解,26例未缓解。移植类型包括3 例同胞全合,17 例非亲缘和51 例单倍型。采用以全身照射/氟达拉滨(40例,56.34%)或白消安/氟达拉滨(31例,43.66%)为基础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32例(45.07%)患者在HSCT后接受奥拉帕利维持治疗(奥拉帕利组),39例患者(52.11%)在移植后没有接受任何维持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开始奥拉帕利治疗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67(25-496)天,中位剂量为75(50-150)mg,每周2次。奥拉帕尼维持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0(0.24-45)个月。

 

研究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12.30(13.72-21.28)个月,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56.36%(43.78%~67.16%)和51.33%(39.04%~62.34%)。奥拉帕利组的OS率和PFS率分别为90.63%(73.69%~96.88%)和84.38%(66.46%~93.18%)。对照组的OS和PFS分别为25.51%(12.44%~40.85%)和23.52%(11.33%~38.21%)。奥拉帕利维持治疗显著改善OS(P<0.001)和PFS(P<0.001)。
 

奥拉帕利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 vs. 53.85%,P<0.014)。8例(11.3%)患者暂时停用奥拉帕利,11例(15.5%)患者因副作用而调整剂量。奥拉帕利治疗期间出现2级副作用,但未观察到≥3级副作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鼻衄,均可耐受且可逆。未观察到器官毒性或与药物相关死亡。
 

图1. 奥拉帕利组和对照组的OS和PFS生存曲线

 

研究结论

 

研究表明,移植后使用奥拉帕利维持治疗TP53突变恶性血液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显著降低复发率,改善OS和PFS。未来应进一步开展样本量更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对一名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二次移植后全身大面积剥脱性皮肤病变的护理

汇报人:王小霞

作者:王小霞、王先选、李智慧、吴彤(通讯)

 

研究目的

总结一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行二次HSCT后发生全身大面积剥脱性皮损的护理成果。

 

研究方法

 

患者男,49岁,急性髓性白血病,病程10年,于2023年11月6日入科行二次HSCT,入科时慢性病容、双肺炎症、股骨头坏死、下肢瘫痪,给予BU/VM-26/FLU+Ara-C/ATG/Meccnu预处理,11月23日回输子供父半相合外周血。患者-2天高热、腹泻,后查便及血培养显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01天出现细胞因子风暴,+8天急性肾功能不全给予血浆置换,+10天急性呼吸衰竭,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从+1天开始四肢皮肤散在破损,+4天腰腹部皮肤散在破损,+14天撤除呼吸机后,后背及臀部皮肤90%破损、发红、有渗出液、疼痛、全身皮肤极度薄弱,病情危重。皮肤护理方法:皮密码+金玉夫膏厚涂,无菌纱布覆盖,无菌床单包裹,每日换药。

 

研究结果

 

皮肤发红,疼痛逐日减轻,发红面积缩小,换药时患者无疼痛呻吟,换药第5天明显减轻,第6天伤口出现皮岛,薄弱皮肤变的结实,第7天所有皮肤发红消失,出现大面积皮岛,患者完全无疼痛感觉,全身破损皮肤愈合。

 

研究结论

 

患者经过10年的治疗,经历过第一次的移植后排异、感染、复发,脏器功能极度衰弱。本次移植经历预处理、免疫抑制剂、细胞因子控制时的大量激素治疗,出现过电解质紊乱、高血糖、水肿、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以上均反应出导致患者皮肤破损的高危因素,医护团队利用中国巴克公司的细胞再生技术,使用金玉夫膏药物仅用10天时间将患者全身皮肤愈合,避免了加重全身感染,减轻患者痛苦,减少附加治疗费用。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付丽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相关搜索:  干细胞移植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相关推荐
  • 学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