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晓燕/胡凯教授团队:CAR-T治疗前放疗减瘤,可有效改善难治/复发多重耐药中枢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

血液时讯 发表时间:2025/5/12 16:04:46

现如今,CAR-T疗法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逐渐得到认可,一些研究已将其聚焦于难治/复中枢神经系统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着CAR-T细胞疗法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不断增多,这部分患者有望从中取得获益。然而,对于肿瘤负荷高的患者来说,面临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的高发和疗效不佳的结局,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桥接减瘤治疗,以减少ICANS的发生率,并提高多药耐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者的缓解率。近日,北京高博医院克晓燕胡凯教授团队在Annals of Hematology杂志发表题为“全脑放疗联合CAR-T细胞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B细胞淋巴瘤(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CART cell therapy for relapsed/refracto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cell lymphoma)的文章,为难治/复发多重耐药中枢神经系统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视野。

亮点速递

01、突破壁垒,疗效优异

胡凯教授谈到,多重耐药的难治/复发中枢神经系统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非常困难,肿瘤负荷高的状态下行CAR-T治疗风险极大,疗效不佳。大家都在苦苦寻找“有效的CAR-T前桥接治疗“,希望有所突破。在此背景下,北京高博医院将“全颅脑放疗(WBRT)”作为CAR-T治疗前的减瘤措施,探索了“放疗减瘤后桥接CAR-T细胞治疗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一共纳入了27名患者,所有患者均表现出对甲氨蝶呤(MTX)、塞替派(Thiotepa)、阿糖胞苷(Ara-c)和BTK抑制剂的耐药性。该队列包括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如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例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L)、1例伯基特淋巴瘤和1例Richter’s转化,以及19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所有患者均在CAR-T治疗前接受全颅脑放疗,部分患者接受局部病灶的加强放疗。放疗后开始清淋预处理,并进行CAR-T细胞回输。

 

放疗后的客观缓解率(ORR)为81.5%,完全缓解率(CR)为48.2%。CAR-T治疗后ORR提高到88.9%,CR率达到85.2%。1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61.3%和56.6%。

02、安全性可控

48.1%的患者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无≥3级的患者。29.6%的患者出现ICANS,3.7%为4级,治疗后均恢复。血液学毒性方面,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淋巴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较高,但大多数在三周内恢复。



总结及展望


克晓燕教授谈到,团队的初步研究显示,CAR-T治疗前接受全颅脑放疗方案减瘤挽救性治疗的难治/复发中枢神经系统B细胞淋巴瘤患者具有较好的生存率及耐受性,疗效显著,CR率和PFS率均较高。这种联合疗法为多药耐药CNS受累患者的管理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策略,为治疗多药耐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向,值得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同时,需注意的是,治疗过程中的中枢神经免疫效应细胞相关ICANS仍然需要高度关注。

 

基于上述初步结果,我们团队已经展开了深入的临床观察与研究,期望在持续的探索过程中发现更适宜的有效治疗方法,以挽救更多患者,帮助他们恢复健康,迎接健康新生活。


专家简介

 

胡凯 教授

北京高博医院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高博医院淋巴瘤骨髓瘤科主任

1997-2002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2002-2005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内科学专业硕士学位;2005-2008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科住院医师;2009-2012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内科血液病专业博士学位;2015-2019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2019至2024年2月任北京高博博仁医院成人淋巴瘤科担任行政主任。2024年3月至今为北京高博医院淋巴瘤骨髓瘤科行政主任。

从事血液科工作近20年,专业方向为血液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标准化诊断、治疗以及免疫治疗(CART细胞治疗,CIK/NK细胞免疫治疗);擅长以内科化疗为主的综合规范化治疗、分子靶向治疗、自体/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生物治疗,以及自体/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移植后合并症的诊治。其中,CART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骨髓瘤及CD19 CART失败后治疗的探索性研究,以及异体CART结合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及骨髓瘤为国内首创模式。CART治疗近1000例次;作为主要研究者临床试验近40项,共参研100余项;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参编参译著作5本;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美国血液学年会,欧洲血液学年会)汇报团队研究成果。

学术任职:

北京健康促进会血液肿瘤精准诊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T细胞淋巴瘤工作组委员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学会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专家委员会成员

北京市医学会血液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肿瘤协会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克晓燕 教授

北京高博医院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成人淋巴瘤学科带头人,博导、二级教授,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医院淋巴瘤骨髓瘤科首席顾问

学术任职: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学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靶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学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靶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委员

中国老年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副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常委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副主编,多家杂志编委

卫生部、北京市医疗技术鉴定咨询专家

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参考文献:HuiShi,...· Kai Hu.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CART-cell therapy for relapsed/refracto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cell lymphomaAnnals of Hematology.https://doi.org/10.1007/s00277-025-06378-y.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王一铭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相关搜索:  淋巴瘤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相关推荐
  • 学术领域